单纯型动词讲解
动词的鼻祖:be, go, make
在词表中有四个词被无比光荣地封为一等公民——本源词。啥叫本源?就是祖宗呗, 没它们就没那些子孙后代。这得有多重要啊!当然要来个隆重的登场亮相,还要加铺红地毯。不过先要说明一下,come虽然位列其中,但主要是作为go的伴侣,所以会在介绍go的时候一并出场,就不单独介绍了。
这三个词的出场顺序是这样的:先是make,然后是be,最后是go。原因在于,任何事物总得先诞生,就是先得make出来,然后才能说它是什么,这是be的作用,最后才是go,表达事物的发展变化。虽然只是简单的几个词,其实里面蕴藏着深刻的哲学道理。下面就开始隆重介绍。
任何事物都是make出来的
先用一个事实来证明这个说法,基督教中的造物主怎么说?Maker。按圣经的说法,世界万物都是由上帝创造的,所以他是造物主,他是Maker。上帝都拿make这个词来做自己的名字,可见它的重要性。 事实上,这个说法是可以在英语这门语言中得到论证的。有两个基本的结论:
You can make everything!
You can make everything go!
当然这里的you是指上帝啊!人类自己没那么大能量,只能make一些不起眼的东西。 用汉语来解释的话,就是说任何具体的东西都是被make出来的,而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任 何事情也都是被make出来的。换句话说,都有一个使这件事情发生的主体。
我们先来证明第一条: You can make everything! 所谓的“everything”,就是指我们在名词表上所罗列的那些名词所代表的具体事物, 都是可以make出来的。这个结论是否会吓到你?不信的话,你们可以用make一个一个去尝试、一个一个去对照看是否行得通。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名词都一定要和make搭配, 只是在需要表达make这个意思的时候才会去搭配。
为了便于大家看清楚,我再对这些词做个简单的分类。就像我们培训课课件上所罗列 的那些,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到时间、空间、声音、文学、电影,再到法律规章,再到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行为,统统都可以make。具体说明如下:
吃的
你可以make food(做食物),也可以make dinner(做饭),可以make bread(烤面包),也可以make soup(煲汤),可以make dumpling(包饺子),总之,所有的食物你都可以make。当然你可以说用cook不是更好吗?但不是所有的食物都可以用cook表达, 而make却可以。
喝的
你可以make tea(泡茶),也可以make coffee(煮咖啡),还可以make juice(榨果 汁),也可以make wine(酿酒)。
穿的
你可以make clothes(做衣服),也可以make sweater(打毛衣),还可以make scarf(织围巾)。
住的
你可以make a house(盖房子),还可以make a garage(搭一个车库),蜘蛛可以 make a web(织网),这是它们的房子。
行的
你可以make a car(造车),也可以make a plane(造飞机),还可以make a ship(造船)。
人
人也可以make,我们汉语常说的“造人计划”指的就是这个。之前给过大家一个例句:It takes two to make a baby.(生孩子是两个人的事。)当然,在make baby之前,一般先要make love,嘿嘿!
自然现象
你可以make fire(生火),也可以make bubble(吹泡泡)。
声音
你可以make noise(发出噪声),也可以make a whistle(吹口哨),或者只是make sound(弄出声音来)。
空间
你可以make room(挪出空位),也可以make a space(腾出空间),还可以make a hole(钻个洞),当然也可以为别人make way(让路)。
时间
你可以make time(抽出时间),也可以make a date或者make an appointment(约会)。
文学艺术
你可以make a story(编故事),也可以make a poem(写诗),还可以make a song(写歌),当然还可以make a video(拍视频)、make a film(拍电影)。
制度法规
你可以make a rule(定规矩),也可以make a law(立法),还可以make a policy(制定方针)。
生活
为了活下去,你需要make a living(生计),我们经常需要make a decision,或者make a promise,目的是为了make money。你经常需要make a call(打个电话),过生日的时候朋友会为你make a birthday card(做生日贺卡),吹完蜡烛需要make a wish(许个愿),许完愿可以make a face(做个鬼脸),买东西的时候可以先make a list(列个清单)。
工作
你可以make a form(做表),也可以make a website(做网站),跟客户可以make a deal(做生意),或者make an order(下个订单),或者make an offer(报个价)。开会的时候,人人都可以make a point(发表观点),你的point难免make a mistake,但没关系, 犯了错误可以跟客户make an apology(道个歉),这样就不会make a big trouble(惹下大麻烦),当然最好在做事情前先make a plan(做计划)。无论做什么,你都需要make effort(努力)。
......
好了,不再说了,根本停不下来!
细心的人又会说了,你说的这些有的好像不都是与make搭配的吧?像做饭,应该是cook dinner,织毛衣应该是knit sweater,盖房子应该是build a house,吹泡泡应该是blow bubble,拍电影应该是shoot a film,等等。嗯,没错,以前说过了,这些都是make的下义词,这些词会使你的表达更加准确,但也完全可以用make。
这些下义词的存在其实也正好反映了我们的汉语思维,“织”“盖”“吹”“拍”都是我们头脑中固有的汉语概念,我们在说英语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想从英语中找一个词与其一一对应,这正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学会这些下义词并不难,因为这些词的适用范围很窄,只要背下来就可以,难的是把我们的思维统一到make这个真正体现英语思维的单词上来。 当然,我们老师在授课的时候会把这些下义词一并教给大家。也就是说,我们的学员会有两种选择,怎么样,很赚吧?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以上例句中make和一些行为名词的搭配,如make a call, make a decision, make an apology, make a wish,其实最终表达的都是这些行为的意思,make的词义反倒体现不出来了。没错,这就反映了make的真实含义,它并不仅仅是指“制 造”某样具体的东西或者使某个具体的东西诞生,而是说使某个“事物”出现或发生,无论是指“物”还是“事”。所以,下面我们就要谈谈make是如何使“事”发生的。
You can make everything go!
先说明一下,go在这里是指某种行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可以简单理解成“让某物做某事”的意思。
说起来,make的这种用法真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因为它本身就是我们在汉语中经常用到的句式:使字句、让字句和把字句。意思分别是使某人干某事、让某人干某事或者把某人或某物怎么了。举例来说:
This dress makes me look fat.
这件衣服使我看上去很胖。
This news made him very excited.
这个消息让他很激动。
I made her cry.
我把她弄哭了。
这种用法本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是“使某事发生”的意思嘛,而且我们自己说起来 也会感觉特别顺口,因为汉语和英语的语序基本一致。但make的这种用法却让我们大大减少了对动词的使用。为什么这么说?
举个例子。有个动词叫annoy,牛津词典中的解释是这样的:
to make somebody a little bit angry
这句话汉语的意思应该是“惹恼”,它在牛津词典中是最常用的2000个口语词汇之一, 但却没有被我们的R词汇表收录,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有两个: 其一,即使不用annoy,我们照样可以用make把这个词放在句子里说清楚。比如词典中给出的下面两个例句:
It really annoys me when people forget to say thank you.
别人忘了说声谢谢会让我感到很不快。
这句话完全可以用解释的方法把它套进去,说成:
It really makes me a little bit angry when people forget to say thank you.
意思准确,结构合理,没有任何感到别扭的地方,因为老外自己也会这么说。在英语 中,这是两种并行的表达方式。
其二,annoy与汉语中的“惹恼”是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它属于我们前面所说的世故型动词。这种词虽然容易理解,也不难背下来,但从语言学习的先后顺序看,我们并不希望初级阶段的学员过多地掌握这种“懒汉型”的词汇。因为我们说过,汉语中的动词大多数是世故型的,而英语则是单纯型与世故型并用,我们真正需要掌握的是那种“单纯型”的词汇,而make句型可以给学员更多练习“单纯型”词汇的机会,从而有助于实现学员思维的转换。
动词中有大量类似的单词,比如:
说服 convince:to make somebody believe something
娱乐 entertain:to make somebody laugh
扩大 expand:to make something bigger
扩展 extend:to make something longer or larger
揭露 reveal:to make somebody know something
刺激 stimulate:to make somebody excited or interested about something
其实我们也可以把这一类词看成是英语的一种造词方法,很多词都是通过这种方式生成的,不仅仅是含有make句型的词。如我们前面举过的例子:
propose:to ask somebody to marry you
apologize:to say sorry to somebody
从这样的词也基本可以看出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书面语比较追求精练,所以更倾向于用少量的词解决更多的问题。如下面这两个句子:
燃放鞭炮可能会危及人们的生命。
地震导致500人丧生。
这两句话当然可以用“单纯型动词”以解释的方式来表达,如:
Setting off crackers might put peoples lives in a dangerous situation.
The earthquake made 500 people lose their lives.
但就不如用下面的方式表达得更简洁、更正式、更有范儿:
Setting off crackers might endanger danger peoples lives.
The earthquake claimed 500 lives.
其实这就是我们的学员在第二个阶段,也就是提升阶段应该掌握的技能,从“单纯型 词汇”向“世故型词汇”的提升。在此不多赘述。
当然,我们也不是把所有可以用make解释的词都排除在R词汇表之外,像下面的词:
cure:to make a sick person healthy again
improve:to make something become better than before
以上两个词如果我们用解释的方式放在句子里说,虽然能讲得通,但会显得比较拖沓或比较别扭,所以这一类词我们仍然会收录,可以作为并用的两种方式以供学员选择。
to be or not to be这是个问题
事物已经make出来了,接下来该另一个动词祖宗be出场了。但为什么要用这句话作 为标题呢? 大家应该都知道这句话吧?
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中的名言。而且对这句话的意思众说纷纭,大多数赞同“生存还是毁灭”,也有通俗地解释为“活着还是死亡”,还有结合剧情解释为“为父报仇还是就此作罢”,还有一种有文采的解释“苟延地活着,还是荣耀地死亡”,我看过最朗朗上口的本土化翻译是“土逼或者不是土逼”。
be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是”的意思吗,还是根本没什么意思?真要理解be在这句话里 的意思,我觉得还是要从一些根源性的词来理解,我们知道,“人类”这个词在英语中有个 表达叫human being, human是指“人”,而所有的生物都可以统称为being,外星人也可以称 之为一种being。如果查词典的话,你会发现,being还有一种解释叫existence(存在的意思),比如下面这句话:
The Kingdom of Italy came into being on 17 March 1861.
意大利王国成立于1861年3月17日。
也就是说,1861年3月17日那天,意大利王国make出来了,从无到有了,就是存在了。我们汉语说是“成立”,英语说是“存在”了。综上所述,我们对be这个词可以有个准确的理解了,就是“存在”的意思。当我们用英语说:
I am a student.
He is tall.
The book is on the table.
意思就是说某样东西是如何存在的,以什么形式存在,在哪里存在,等等。而不仅仅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是”的意思。所以,如果让我来解释《哈姆雷特》的这句名言,我更赞同“活着还是死去”。
我们大多数人对be的用法并不陌生,而且用得也很顺手,如前面那三个例子。但是, 当我们知道be从根上应该理解为“存在”的意思,连接的是一种“状态”的时候,就会发现它还有更多我们不熟悉的用法。
请看下面的句子:
Were behind schedule.
我们落后于进度了。
Sorry, I think you may be in our seats.
对不起,我想你可能是坐在我们的位子上了。
I'll be there soon.
我很快就到。
Don't go away, we'll be right back.
别走开,我们马上回来。
I'm here for you.
我是来找您的。
I think were between the floors.
我想我们是被卡在楼层中间了。
Do you know why you're here?
你知道我为什么叫你过来吗?
When is the meeting?
会议几点开始?
以上的句子全部是由be来表达的,但因为其对应的汉语意思中都有一个动词存在,所以,我们十有八九会说成下面这个样子:
We lag behind schedule.
Sorry, I think you may sit in our seats.
I'll arrive there soon.
Don't go away,we'll right come back.
I come here for you.
I think were stuck between the floors.
Do you know why you come here?
When will the meeting begin?
这两种表达都可以,但对比一下,我们就可以看出,在后一种表达中,我们所用的动词的词义在句子里已经体现得不明显了。后面的介词或here, there作为一种状态,已经可以把要说的意思充分表达出来了。这也是汉语和英语非常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说汉语比较习惯于用动词,而英语则能不用动词就尽量不用动词。英语更加注重描述一种状态,或者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存在感。
英语的这个特点有助于我们减少对动词的使用,从而降低表达的难度,这也是需要学员重点掌握的一个技能。那我们在培训中要如何训练这个技能呢?比如,还是上面的这些句子,我们会先给出汉语,要求学员用英语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大多数学员会加上动词表达成后一种版本,然后我们再要求学员把句子中的动词去掉,改成be的句式,这样他们就可以逐渐获得用be的感觉。
再举一些例子,如下面这些表达:
我现在在公司上班。
我们正在卡拉OK厅唱歌呢!
我在电影院看电影呢!
我正在菜市场买菜。
不出意外,大家会先说成下面这个样子:
I'm working in the company.
Were singing in the Karaoke.
I'm watching movie in the cinema.
I'm shopping in the food market.
接下来就会要求学员把句子中的动词全部去掉,只用be来表达。变成下面这样:
I'm in the company.
Were in the Karaoke.
I'm in the cinema.
I'm in the food market.
大家比较一下,在意思上和前面的那个版本区别大吗?
关于be的这个特点在介词上体现得尤其明显,这一点,我会在讲介词的时候做具体说明。 所以,现在大家理解了我为什么用“to be or not to be这是个问题”做标题了吗?我的真实意思是:用be表达还是用具体的动词表达,这是个问题。
万物皆有变:Let everything go!
事物已make出来了,它们已经存在(be)了,但存在的事物是不可能一直保持一种状态的,任何事物都在发展变化,那就是go出场的时候了。
对于go这个词,可以这么说,任何褒奖的话都不为过。如果说我们R词汇表中的单词 都是一些无所不能的精灵的话,那么go就是精灵中的精灵,对学员来讲,其重要性甚至超 过另外两个动词的祖宗make和be。因为make和be在汉语中还有很多对应的用法,而我们 大部分学员对go的认识几乎和某著名小品演员差不多——来是come去是go。
如果go不是“去”的意思,那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答案是:没意思。
我们前面说过,动词分“单纯型动词”和“世故型动词”。如果说put这个单词已经很单纯了的话,那么go比它就更单纯,比所有的动词都单纯,单纯得已看不出颜色了。因为 put多少还有个“放”的意思,而go没有任何的词义,只有和别的词搭配使用的时候才能搭出意思来,所以说它没意思。
如果我们一定要对它有个基本的概念,那么我们可以通过be going to这个词组来理解。我们都知道这个词组是表示“将来时”的,但是将来干什么呢?我们不知道,只有通过后面加动词才知道,唯一能判断的是这个动作是即将要发生的,所以,通过这个词组,我们基本可以把go简单理解为“发展变化”,但如何变化,还是要看它和什么样的词搭配。
正因为这个词自身没意思,所以它才变得有意思起来。它的单纯让很多词愿意和它交朋友,所以它能表达的东西也就非常多,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第一,与不同类别的名词搭配,表达不同的行为动作。
When does the train go?
火车什么时候开?(火车可以go)
Where do you want the piano to go?
你想把钢琴放在哪里?(钢琴可以go)
I want a rope that will go from the top window to the ground.
我想从最高的窗户上拉根绳子到地面。(绳子可以go)
I want this memo to go to all managers.
我想要所有的经理都看到这份备忘录。(备忘录可以go)
How did your interview go?
你的面试怎么样?(面试可以go)
The gun went‘peng’. 枪响了,嘭的一声。(枪可以go)
Rumor goes fast.
谣言传得快。(谣言可以go)
The house wont go for less than$200,000.
这房子低于20万不卖。(房子可以go)
Most of my salary goes on the rent.
我大部分工资都花在房租上了。(工资可以go)
My mind goes blank.
我大脑一片空白。(大脑可以go)
第二,可以与所有表示方向与位置的介词搭配,代替不同的动词。(注意,是所有的哦,动词当中唯一一个有此殊荣的。)
You'll never get mom to go along with your idea.
妈妈绝不会赞成你的想法。(go along代替agree)
You cant go around calling people liars.
你不能老是说别人撒谎。(go around代替keep)
There's a rumor going around that Randy’s having an affair.
传言说兰迪有外遇。(go around代替spread)
The two dogs went at each other s soon as I opened the gate.
我刚一开门,两只狗就撕咬在一起。(go at代替attack)
Once you've made the decision, I'm afraid there's no going back.
你一旦做了决定恐怕就不能反悔了。(go back代替regret)
You cant always go by appearances.
你不能老是以貌取人。(go代替judge)
Don't go by that old map-it’s out of date.
别再用那张旧地图了,都过时了。(go代替use)
Put some ice on your knee to make the swelling go down.
在膝盖上敷些冰消肿。(go down代替subside)
Clare wouldn't go into details about her divorce.
克莱尔不想详谈离婚的事情。(go into代替elaborate)
He went into a long speech about European politics.
关于欧洲政局他发表了长篇大论。(go into代替deliver)
During this course, well go into the main course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这节课,我们主要分析一下法国大革命的成因。(go into代替analyze)
Our campfire went out while we were sleeping.
我们睡觉的时候,篝火熄灭了。(go out代替expire)
The tides going out. 退潮了。(go out代替ebb)
Jake went over his notes again before the test.
考试前,杰克复习(翻看)了一下他的笔记。(go over代替review)
We went over the speech word by word.
我们逐字逐句地校对了演讲稿。(go over代替check)
I went through all our closets and I still cant find my tennis racket.
我找遍了所有的橱柜,还是找不到我的网球拍。(go through代替search)
第三,可以与大多数形容词搭配,表达不同属性的变化。
The milk had gone sour.
牛奶酸了。(品质发生变化)
She went white with fright. 她吓得脸都白了。(颜色发生变化)
The game was going great until Jerry twisted his knee.
在杰里扭了膝盖之前,比赛一直进行得很顺利。(身体状况发生变化)
As always, everything went wrong at the last minute.
像以前一样,所有的事情在最后一刻功亏一篑。(形势发生变化)
The children went wild with excitement.
孩子们兴奋得疯玩。(行为发生变化)
最普遍的事物关系:have, give, get, take
这四个词在我的培训教程里面是作为一个unit(单元)单独学习的,而且还学不完。 它们对汉语动词的替代作用是无限的。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前面说过get这个词有108个下义词,就是说它可以代替108个动词。我其实只是随便给了一个数字,它真正能替代的词是数不过来的。其他三个词也是这样。为什么它们会有这么大的能耐?先不说,还是先举一些例子给大家一个感性的体会。大家要特别注意它们在句子中所对应的汉语意思。
have
I had an interview last week.
我上周参加了一个面试。
Do you have my pencil?
你拿了我的铅笔吗?
May I have your name?
我能知道你的名字吗?
I want to have a baby.
我想生个孩子。
Theyll have a party for their 10th wedding anniversary.
他们将为结婚十周年举办个晚会。
Can I have your car tomorrow?
我明天能用一下你的车吗?
Where do you have your lunch?
你在哪儿吃午饭?
Excuse me. I‘ll have what he's having.
麻烦你,我要点他正在喝(吃)的东西。
I had a cigarette while I was waiting for her.
等她的时候我抽了一支烟。
How long have you had it?
你得这病多久了?
I had a shot of penicillin.
我打了一针青霉素。
She has a basket on her head.
她头上顶着个筐。
Do you have any pets?
你养宠物吗?
give
Give me an example!
举个例子吧!
You gave me the cold.
你把感冒传染给了我。
Our English teacher always give us a lot of homework.
英语老师总是给我们布置很多作业。
Do you give money to poor children?
你会捐钱给贫困儿童吗?
They couldn't give more information.
他们提供不出更多信息。
My father gave me this name.
我的名字是爸爸取的。
I gave my seat to her.
我把座位让给了她。
He gave me a chest X-ray.
他给我拍了个胸片。
He gave us a speech.
他给我们做了一个演讲。
Don't forget to give baby medicine.
别忘了给宝宝喂药。
get
I get a lot of E-mails everyday.
我每天都收到很多邮件。
He gets about 100,000 yuan a year.
他一年大概挣10万元。
Can you get some tickets for the concert?
你能弄到几张演唱会的门票吗?
The policeman finally got him.
警察最终抓住了他。
She gets her good looks from her mother.
她遗传了母亲的美貌。
Let's get some fresh air.
让我们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I'll get the dishes.
我去端菜。
Can we get a loan from the bank?
take
I'll take the subway.
我要乘地铁。
He takes drugs.
他吸毒。
This school doesn't take boys.
这所学校不收男孩。
He didn't take my advice.
他不听我的建议。
I need to take some medicine.
我得吃点药。
I want to take an English course.
我想报个英语培训班。
Has your son taken the vaccine?
你儿子打疫苗了吗?
He took my blood pressure.
他量了我的血压。
She took piano for years.
她学了好几年钢琴了。
看的时候大家可以反思一下,同样的意思你也会用这四个词汇来表达吗?
以上黑体显示的动词只是适用于所属的那一句话,并不是这四个词固定的意思。在实际运用中还有大量的例子无法归结到哪一个具体的汉语词义中去,完全要看具体的语境, 这也是它们的一个特点。正因为它们的用法是如此灵活,我们才要总结它们的内在规律以便通过训练让学员真正掌握。
为什么这四个词会有如此大的能量?说到底还是和事物的基本变化规律有关系。
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都要有自己所在的位置,要么是在某一个地方,要么 是在某一个人那儿。当这些东西在你那儿的时候,你就have了那些东西,无论是你吃的东 西、喝的东西还是用的东西,都是你have的。但事物并不是只固定待在一个地方,而是经常需要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在这个过程中,事物离开的地方或人就是在give这个 东西,而事物到达的地方或人就是get了这个东西。还有些时候,这个东西的转移是得到的那一方主动去取的,那就要用take。
听上去比较抽象,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以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来说明,就是前面章节用过的一句话:
小儿子继承了她所有的财产。
在这句话里涉及三个东西,分别是她、小儿子和财产。其中,财产是运动变化的主体,而她则是变化前财产所在的地方,小儿子则是变化后财产所在的地方。当这三个主体在句子里分别担当不同的成分的时候,就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方式,用到不同的动词,但句子的意思基本不变,如:
第一种,她做主语,动词要用give:
She gave all the property to her youngest son.
她把所有的财产都给了小儿子。
第二种,小儿子做主语,动词要用get:
Her youngest son got all her property.
小儿子得到了她所有的财产。
第三种,小儿子做主语,动词也可以用take:
Her youngest son took all her property.
小儿子拿走了她所有的财产。
以上三句话虽然意思接近,但略有不同。第一句强调的是财产是她主动给小儿子的,第三句强调的是财产是小儿子自己拿走的,不一定是她主动给的,第二句并没有说明小儿子是如何得到财产的,只是说了个事实。 当然,要想实现这样的转移,首先你得有这个东西,所以还应该用have加一句话上去:
She has property.
她有财产。
我们通过这个例子就可以清楚地看到,have表达了事物所处的位置,而give, get, take这三个词其实只是表达了事物运动的方向,并没有具体的含义。和go一样,这三个也是非常单纯的动词,所以才能和那么多的事物搭配,表达出丰富的意思来。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一开始举的那些例子,就可以进一步明白它们和汉语表达的不同了:
have
Do you have my pencil?
你拿了我的铅笔吗?
英语关注的是这个铅笔是不是在你那儿,而无须关心是不是你“拿”的。
Do you have any pets?
你养宠物吗?
英语关注的是你家有没有宠物,不关心你“养不养”。
give
You gave me the cold.
你把感冒传染给了我。
英语关注的是这个感冒是从你那儿来的,你是来源,而不是“传染”这个具体问题。
Our English teacher always gives us a lot of homework.
英语老师总是给我们布置很多作业。
英语强调的是这个作业是从老师那儿来的,怎么来的不关心。
get
Let's get some fresh air.
让我们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英语关注的是“得到”了新鲜空气,以什么方式怎么得到的无须关心。
I'll get the dishes.
我去端菜。
英语关注的是把菜弄过来,而无须关心这菜是端过来的还是提过来的。
take
He takes drugs.
他吸毒。
英语关注的是他的身体主动得到了毒品,而无须关心是吸进去的还是用针打进去的。
He took my blood pressure.
他量了我的血压。
英语关注的是他主动得到了我的血压值,而无须说明是仪器量出来的还是用手测出来的。
如果大家留心的话,会发现前面所举的那些例句中,用give的句子在汉语中除了动词外,还经常会用到一个“给”字,如“传染给了我”“让给了她”“给我们布置作业”等。这里的“给”说明的就是事物运动的方向,这才是give真正表达的意思,而我们把注意力都放到了旁边那个具体的动作上了,什么“传染”啊,“布置”啊,“让”啊,所以才会造成我们想不到用give这个词。 这四个词的神奇妙用可以帮助我们从汉语中那些表达具体动作的词中摆脱出来,而只需要关注变化的主体和它们的位置、运动方向,从四个词中挑出一个来表达就可以了,而且还有多种选择。 同样地,因为这四个词是单纯词,所以很多世故词就是由这四个单纯词加一些词义构成的,我们在下面列出一些有代表性的词来。get的下义词就不再列了,因为前面已经给大家列出过。
have
own possess occupy boast suffer enjoy experience endure sustain undergo contain comprise consume
give
supply award grant deliver present contribute donate devote commit announce transmit infect communicate pronounce utter emit issue provide host administer furnish confer bestow concede surrender
take
grab seize grasp clutch transport haul remove withdraw abstract extract capture arrest endure undertake adopt derive collect subscribe record scribble measure accommodate quote
这些下义词要么可以用这四个词解释,要么可以直接用这四个词代替。有兴趣的读者 可以查查词典,找到对应的词义及例句尝试用这四个词代替一下,可以帮你加强对这四个词的理解以及初步学习一下这些下义词的用法。
如何训练使用这四个词呢?和前面用过的方法一样,让它们和一些名词进行搭配练习。
上面举的那个关于财产的例子就是个典型的代表,不仅仅是关于财产,很多事物都可以用这四个词轮流搭配表达。如上面提到的这几个例句中的几个主体:
advice(建议)
I have an advice for him.
我对他有一个建议。
I gave him an advice.
我给了他一个建议。
He got my advice.
他得到了我的一个建议。
He took my advice.
他听从了我的建议。
medicine(药)
The doctor has some medicine for me.
医生有一些药给我。
The doctor gave me some medicine.
医生给了我一些药。
I got some medicine from the doctor.
我从医生那儿拿了一些药。
I took the medicine. 我吃了药。
job(工作)
IBM has a lot of jobs.
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公司有很多工作职位。
IBM gave me a job.
IBM公司给了我一份工作。
I got a job from IBM.
我从IBM公司得到了一份工作。
I took the job from IBM.
我接受了IBM公司给我的工作。
cold(感冒)
You have a cold.
你感冒了。
You gave me the cold.
你把感冒传染给了我。
I got a cold. 我感冒了。
I took the cold from you.
我的感冒是你传染的。
除了与具体事物搭配外,这四个词也经常和一些表示行为的名词搭配使用,如:
call(打电话)
I have a call.
我有个电话。
I'll give you a call.
我会打电话给你。
I got a call from you.
我接到了你打的一个电话。
I'll take a call.
我要接个电话。
kiss(亲吻)
My girlfriend gave me a kiss.
女友给了我一个吻。
I got a kiss from my girlfriend.
我从女友那儿得到了一个吻。
lift(搭车)
Id like to give you a lift.
我开车送你吧!
Can I take a lift?
我能搭个便车吗?
大家通过上面的例句可以看出,即使不用这四个词,直接用它们后面的行为名词做谓语,也能表达同样的意思。这些例句进一步说明了,这四个词仅仅起到行为的指向作用, 并没有具体的含义。这么用只是英语的一种习惯。
小试牛刀
请大家用have, give, get, take这四个词与下面的事物轮流搭配使用,看看是否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joke笑话
message信息
test测试
treatment治疗
challenge挑战
responsibility责任
单纯动词的不单纯用法
通过前面讲的make, go, have, give, get这几个词,大家应该已充分领略了单纯动词的魅 力,它们不但能单打独斗,而且还能与其他词联手表达更丰富的内容。所以说,单纯动词只是看上去单纯,真正动起手来却是虎虎生风,武艺高强。可惜的是,因为汉语的特点, 我们对这些单纯动词了解得太少,这是我们真正需要强化的地方。因章节有限,这里无法让大家了解更多的单纯动词,只能简单地做个总结。
对单纯动词的认识太单一,很多词连基本的用法都没学会。举例来说:
流鼻涕
拉伤肌肉
崴了脚
破了皮
伤口愈合
发动汽车
压低嗓音
管用
别挤
以上都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不过我相信里面没几个是大家可以一下说出来的。其实都是很简单的词:
My nose is running.
pull ones muscle
turn ones ankle
The skin breaks.
The wound is closing.
Start the car.
Drop your voice.
It works.
Don't push.
再举个例子,比如,我们描述下面这样一个用水浇花的过程:
从井(well)里打出水来,用水管(pipe)把它送到水龙头(tap),把水龙头打开放水,然后用桶(barrel)接住,再将桶里的水浇到花上。
就这么一小段,估计没几个人能够准确地把其中的动词表达出来。其实都是我们表中的那些单纯的行为动词:
Draw water from the well, carry it with pipe, turn on the tap to run the water, catch it with a barrel, spread the water over the plant.
不仅仅是具体的事物,一些行为和事件也可以与这些单纯动词搭配使用,如game, 你可以有下面这些表达:
start a game
开始比赛
hold the game
暂停比赛
quit a game
退出比赛
lose a game
输掉比赛
throw a game
故意输掉比赛
take a game
赢下比赛
fix a game
操纵比赛
turn a game
扭转比赛
抽象概念也可以与这些词搭配,如concentration这个词:
break ones concentration
分散某人的注意力
catch ones concentration
抓住某人的注意力
draw ones concentration
吸引某人的注意力
lose ones concentration
失去某人的注意力
turn ones concentration
转移某人的注意力
fix ones concentration
锁定某人的注意力
单纯词与其他词搭配能有效地解决一些世故词无法表达的东西。比如下面的一些表达:
他转而把气撒到狗身上。
他试图让我妹妹掉头反对我。
他看上去和其他孩子不大合群。
这个产品能帮我们打开上海市场。
只有两天假期可以延到下一年。
我们的报告是今天早上才匆匆写成的。
他因为与老师顶嘴惹下了麻烦。
以上句子很难找到某一个具体的动词把谓语部分准确地说明白,但如果用我们词表中的单纯动词加上一些介词就可以轻松地解决:
He turned the anger on his dog.
He tried to turn my sister against me.
He doesn't seem to fit in with the other children.
This product will help us to break into Shanghai market.
Only two day of vacation can be carried over into next year.
Our report was thrown together this morning.
He got in trouble for talking back to his teacher.
这就是单纯词的魅力,正因为它们单纯,所以可以和其他词自由组合,表达世故词表达不了的东西,到达世故词到达不了的领域。
大家是否都玩过一个叫“俄罗斯方块”的小游戏?世故词就像是俄罗斯方块中的七种形 状,每一种都由四个小正方形按不同的形状组成,所以都会有自己无法嵌进去的地方。而单纯词就好比那个最小的小正方形,无论什么地方都能嵌进去,所以作用最大。
Last updated